青海新闻网讯 乐都县碾伯镇下教场村文化街临街的6名住户对城建局的某些做法很有看法,2005年5月,乐都县城建局以拓宽国道109线、改造文化街为名,欲将街道以北拓宽33米,6名住户的房屋被纳入拆迁范围。当时,住户考虑拓宽国道是国家建设需要,只要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可事实并非如此。
2006年3月,城建局将房屋拆迁所征的地皮和农乐贸易市场的地皮转卖给西宁国源房地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修建商品住宅楼和临街商铺。6名住户感到非常困惑和不解,说好的拓宽公路,怎么摇身变成了住宅小区。他们认为政府言行不一,不讲诚信。
5月31日,记者来到乐都县下教场村了解情况,看到国道109线以北33米处,已盖上了住宅楼,国源小区基本成形。拆迁户俞正福告诉记者,2005年5月,城建局召集了与拆迁项目相关的住户开会。会上说,国道109线(以北)要拓宽33米,会按标准给拆迁户予以补偿,要先拆迁临街6户住户的住房。俞正福认为拆迁应该从乐都工商局临街大楼到新华书店进行一条线拆除,而不应该只拆迁中间部分。因此,他当时没同意城建部门的拆迁方案。
住户周文元说,就在他们等待的过程中,城建部门要求他出示房屋手续,自己一时无法找到房屋手续,推土机和挖掘机就开进了他家的院子,称他的房子是违法建筑,如不及时拆迁,就要按违法建筑论处,那样的话,他就得不到一分钱的补偿。周文元说,面对这种施压,自己只好同意拆迁。
住户张发普说,大家最后还是从国道109线拓宽的大局出发,同意拆迁。可是,城建部门当初说要拓宽的33米却突然变成只拓宽8米,而且在拆迁规划范围内建起了住宅小区,让原来的住户难以接受。“如果只拓宽8米,我们的房屋根本不用完全拆除,而且城建部门是按公路拆迁的标准补偿我们的,其实应该按房地产开发补偿标准重新给我们补偿。”张发普激动地说。
乐都县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局主管副局长赵存业对此事作出了解释。他说,如果拓宽33米,需要资金4500多万元,拆迁力度大,更重要的是根本没法筹到这么多资金,所以只拓宽了8米。赵存业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他强调,拆迁是按照乐都县政府制定的拆迁办法实施的,住户的拆迁补偿是按照公路拓宽的标准给予了补偿,而且给住户面积不等的住宅补偿。(记者 吕锦武 赵俊杰翟瑞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