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运站 笑话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走进青海>>省会西宁市
西宁市辖区介绍
日期:2007年1月21日   出处:http://www.xining.gov.cn   编辑:admin   阅读:607

  西宁市现辖城东、城中、城西、城北、城南五个区(其中,城南区正在建设中),大通、湟中、湟源三个县和一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人口204.97万人,由汉、回、土、藏、蒙、满、撒拉等37个民族组成。
  城东区  位于西宁市区东部,湟水可下游,面积114.59平方公里,人口29.6万人,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32.4%。是西宁重要的盐化工、中藏药、畜产品、房地产、旅游餐饮基地。“十一五”期间,将进一步体现西宁"东大门"的特色,利用交通便利、商贸发达的条件,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城区。
  城中区  位于西宁城区的中心,省、市党政机关集中于此,面积约20平方公里,人口14.16万人。是第三产业发展最快,服务行业最集中的地区。将通过实施"三产富区"战略,建成社区功能齐全、第三产业发达、城市管理规范的现代化文明城区。
  城西区  位于西宁市版图的中心位置,南接湟中县,西靠风景秀丽的湟源峡,面积82.9平方公里,人口23.4万人。是集科研、文化、教育、商贸、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城区。将凭借教科文化优势,创建一流的人居环境,建成城市化示范区和现代化园林城区。
城北区  位于西宁市北部,面积137.7平方公里,人口22.8万人。是西宁市主要的城郊农业区,也是全市的高效农业示范区和标准化蔬菜基地。将立足北川经济带,建成现代工业聚集区、物流集散地和都市农业产业区。
  大通回族土地族自治县  位于西宁市北郊、祁连山南,面积3090平方公里,人口43.7万人。是青海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全国500家粮棉大县之一,也是青海重要的电力、建材和电解铝工业基地。将以提高工业化水平、发展第三产业、发挥水源地作用为重点,建成全省综合实力最强县和现代化卫星城市。
  湟中县  位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地处湟水河支流南川河中上游、南北长91公里,东西宽68公里,面积2700平方公里,人口46.7万人。著名的塔尔寺、湟中县农民画和手工编织的藏毯驰名中外。将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开发壮大旅游产业,发展冶炼、化工、建材、藏毯等优势产业和蔬菜、豆薯类、奶牛、生猪为重点的种养业,建成全省绿色农业大县和旅游观光大县。
  湟源县  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面积1509平方公里,人口13.2万人。是内地通往青海牧区、西藏的必经之地,素有"海藏咽喉"、"海藏通衢"之称。将突出地处农牧区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发挥连接青藏高原和内陆地区物流"中转站"、"集散地"的作用,建成集特色农牧业、酿造、建材和矿产品精深加工、旅游、商贸为一体、综合发展的经济强县。
  建设中的城南区  随着西部大开发,根据要把西宁建设成为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和"扩市提位"的发展战略,"十五"期间,将重点建设城南新区,并使其初具规模。新区位于西宁市南郊水磨地区以南、湟中县徐家寨三岔路口以北,南北长约11.3公里,东西宽约2.3公里,面积30平方公里。2001年4月25日正式开工奠基。一个集房地产业、商业贸易、信息产业、行政办公、观光旅游、文化娱乐、生态园林、青藏高原特色资源精深加工的现代化生态城区,将在5至7年内崛起。
  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  2000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9月,经省政府批准,开发区管委会正式成立。2001年4月24日,开发区正式开工建设。开发区位于城东区内,西起青海民族学院东侧,东至小峡口,北起湟水河,南至南山,第一期开发面积4.4平方公里,控制面积8平方公里。首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包括:3条道路、中心广场、高科技工业园区和中心形象区,以及配套的水、电、燃气、通信、在线电视、计算机宽带网建设,总投资达2亿元。开发区实行"三为主、一致力"的办区方针,即以工业项目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将办成青海改革开放的试验地、工业经济的聚集地、高新技术的孵化器、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免责声明:本站对转载的文章不拥有任何版权,也不负内容方面的责任。若本文的原作者或提供内容的网站、刊物对此有异议,我们会立即删除。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极地神鹰 第一青海http://www.okwest.net http://www.first.qh.cn
沪ICP备05001587-1号
master@okwest.net
在线:37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