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运站 笑话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地域文化>>社火
青海社火渊源
日期:2007年2月4日     编辑:admin   阅读:1010

源于民间口头传述
  青海河湟谷地的春节社火,是最为隆重而又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节目之一。演出规模大,时间长,几乎村村都有社火队。从正月初七起,一直到灯节后十七的日子里,都有演出,晚上还出“黑社火”。有的邻近和相连的村子还联合演出,串村演出好几天。
 
  表演“社”火的角色本地称“身子”,关于“身子”的来历,有一段传说:那是春秋战国时代,楚庄王一天外出回城途中,突然遭到敌军包围。为了安全突围,他听了臣子的献计:以“活享一品棒禄,死封庙祭的灯官”重赏,雇请了一个与楚庄王面貌相似的挡羊人作“替身”。他穿王服,戴王冠,骑高头大马,全似楚庄王的銮驾,趁夜色朦胧突围。一路上,在茫茫夜色之中,那“替身”好不威风,前有探马报信,武士开道,后有男女歌舞班子随行。楚庄王这时扮作哑巴,脸上抹黑,翻穿挡羊人的皮袄,旁边有武士暗中保护,混在随驾逃难的百姓之中。当他们与围敌相遇时,楚庄王安全脱身,而“替身”则被敌人当成楚庄王,一路紧跟追杀。“替身”仓慌逃命,钻进了一家马棚里,爬在槽头上不敢动,纱帽也戴歪了。恰巧这家的主人来贴春联,误将“槽头兴旺”贴在纱帽上。后来,楚庄王当了七雄之霸,感其舍身教主之忠,为践行诺言便留下年年出灯官、耍社火的惯例。
  社火中扮演的灯官及其随行队伍,便是仿照当时突围情况设置的。至今人们还称社火中哑巴是最大的“身子”,社火队所到之处,哑巴的行动便不受约束。按本地人的说法“哑巴子不说话,社火队里数他大”。灯官扮演者便是纱帽歪戴,纱帽正面斜贴着“槽头兴旺”,背面才是“一品当朝”四个金字,或牛或马倒骑。至于秦爷、敬德为先锋,也许是唐代以后人们对开路先锋的发展吧。而史不全虽是个瘸腿、驮背者,却是个有才能,执政清廉的“父母官”,受到群众爱戴而后配添的一个角色。
 
  另:青海社火虽出自同一渊源,但各地也有所不同,按我家的习俗,每年正月十四和十五为“社火”演出期间,正月十三晚上需杀猪以祭伺神灵,我们村火神庙供奉的是关帝(关平、周仓随后)、本地土地爷、马王爷。随后有“胖婆娘”(即楚庄王妻室,另有传当时被围时正赶上王后产子,因此有“胖婆娘”一说)生太子仪式,当然不是真的了,是木偶,演出期间“胖婆娘”一手抱太子,一手拿扇子,呵呵,种种仪式算是很有意思。



免责声明:本站对转载的文章不拥有任何版权,也不负内容方面的责任。若本文的原作者或提供内容的网站、刊物对此有异议,我们会立即删除。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极地神鹰 第一青海http://www.okwest.net http://www.first.qh.cn
沪ICP备05001587-1号
master@okwest.net
在线:58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