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7月13日专电(姜辰蓉、王博)今年6月份以来,原本易发旱情的青海却“一改常态”,许多地区遭受到洪涝灾害的袭击。有着“戈壁新城”之称的格尔木,这个青海最干旱的地区,汛情尤为严重,遭遇了千年不遇的洪水。
对此,很多人感慨:“没想到青海这块‘旱地’也会发这么大的水!”专家则指出,在气象变化的背景下,“旱地”也需要学习“治水”之道。
一改“旱”态 青海各地大水频发
今年的夏天,让长久以来适应了青海高原灿烂阳光的人们有点陌生,6月以来,雨水接踵而至,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雨水不仅阻挡了阳光,还给青海各地带来了严重灾害。
7月1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因短时暴雨引发洪涝灾害。州府所在地玛沁县大武镇积水严重,部分路段交通中断,一些民居进水,房屋受损;7月5日,青海省兴海县龙藏乡突降阵性降水,山洪暴发;7月6日,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发生强雷阵雨天气;7月8日,强降水又造成青海省治多县聂卡河出现险情。
进入夏季以来,格尔木市持续出现较强降水,引发山洪暴发,导致多处引水渠道和引水设施被毁,格尔木河、那陵格勒河等多条河流堤坝出现险情。7月6日,格尔木地区温泉水库超出洪限水位,并且水位持续上升,防汛抗洪形势严峻。而这座水库距格尔木市127公里,距青藏铁路直线距离仅40余公里,一旦溃坝后果不堪设想。
“目前青海省已有多条河流发生超标准洪水,格尔木河流量出现超2000年一遇洪水标准,达到789立方米每秒,湟水河干流最大洪峰流量达到450立方米每秒,接近百年一遇洪水标准。”青海省水利厅厅长于丛乐说。
据青海省政府统计,截至目前,此次洪涝灾害涉及青海全省22个县(市、区)64个乡(镇)。5.4万人受灾,因灾遇难28人、失踪3人,部分农作物受灾、牲畜死亡,部分乡村公路毁坏,24个村供电中断。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